本报讯(记者张玉凤)每年4月至5月,春暖花开,正值野菜生长的季节。一些市民借着户外踏青的机会,到郊外寻找野菜。然而,由于许多人对野菜的认知度不高,忽略了野生植物的毒性,因此春季也成为植物性食物中毒的多发季节。为此,记者提醒,在采摘野菜时还须防中毒。
据市卫生监督所相关人员介绍,路边的野菜由于易吸收汽车尾气,汞、铅等重金属,这些有害物质一旦积累在野菜上,很难被清除;园林部门常在春天对植被施药防虫害,因此路边、公园生长的野菜上很可能会有药物残留,不宜采食;采摘野菜时,还要有相应的知识,尽量选择日常食用的野菜;孕妇、幼儿、老人以及长期脾胃虚弱、虚寒的人,不要轻易食用野菜。
有关专家提醒,食用野菜要注意以下几点:野菜挖回来或买回来后,要先在清水中浸泡20-30分钟,再洗净方可蘸酱等鲜食;对于大多数的野菜而言,采回来后要在开水中焯一下再吃,这样可以除去所含的大部分毒素,吃起来较为安全;不了解、不认识的野菜不要吃。
专家强调,一旦误食了有毒的野菜,如野芹菜、野蘑菇等,会引起腹泻、头晕,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如果食用野菜出现胃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要立即停止食用,尽快就医,并且保留样本以便对症下药。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