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又一批产自河北兴芦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河北净菜”被运至北京。
“有快菜、圆白菜等十多种净菜,很受北京市场欢迎。”该公司生产经理吕亚硕说,公司每天供应北京的净菜大约10吨,新鲜放心的蔬菜,从加工到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不超过24小时。
清晨河北园中菜,中午北京盘中餐。目前,河北主要“菜篮子”产品占北京市场份额超过四成。河北成为供应北京蔬菜市场第一大省,“河北净菜”广受欢迎。
“河北净菜”在北京“吃得开”,除了河北环绕北京的地缘优势外,还有哪些过人之处?
5月9日,在肃宁县绿苑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智能温室大棚里,负责人张莎莎熟练地操作着设备,调控大棚内的温湿度。
“俗话说,‘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要想蔬菜种得好,优质种苗是关键。”张莎莎说,大棚内的智慧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和养分,配合精准施肥技术,培育出的种苗根系发达,成活率超98%。
“我们培育的种苗,移栽到田间后,不仅长得快,而且产量高、品质好。”张莎莎介绍,每年年初,合作社都会与净菜加工企业、蔬菜种植大户深入沟通,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不仅避免了盲目种植带来的资源浪费,还保障了蔬菜供应的稳定性。目前,合作社拥有高标准育苗温室10个,生产蔬菜种苗品种80多个,年育苗量2亿多株。
产出优质蔬菜,培育优质种苗是前提。而一棵棵沾着泥土的毛菜,最后成为一袋袋安全放心的净菜,离不开关键的加工工序。
在河北荣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
“我们工厂以麻山药净菜加工为主,从清洗、切分到包装,净菜加工工序基本实现自动化。”该公司负责人王建峰说,传统净菜加工基本依赖人工操作,存在清洗不彻底、损耗大等问题。他们专门研发生产线,利用高压水枪、水刀对蔬菜进行清洗和切割。
“为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我们用物联网技术对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王建峰介绍,公司专门设立质管部门,负责质量监控和成品检验,定期检测生产用水、加工环境、成品微生物等,确保净菜质量达标。
河北农业资源丰富,是北京“菜篮子”产品的重要供应地。经过多年发展,京冀两地已共建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158家,面积达10.3万亩,年生产能力50万吨。2024年河北省培育了100家“河北净菜”生产示范基地,为北京消费者提供了更多优质净菜。
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今年,河北省将与北京合作新建蔬菜基地20家以上,引导北京商户新建直供基地10万亩,持续提高北京市场占有率。
新鲜,是净菜的主打特色,运输环节须争分夺秒。
5月8日下午5时,司机冯宝玉驾驶着冷链物流车,来到河北农速源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农速源公司”)净菜加工车间外,工人们将加工好的净菜装车。货车装载完毕后,冯宝玉驾驶货车驶出公司,朝着北京方向上了高速。
3个多小时后,这辆车顺利抵达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河北净菜”共享仓储统配中心。
“这里每天凌晨3时开始分拣配送,覆盖北京18所高校、7家机关单位和12家大型餐饮企业。”河北农速源公司总经理赵卫东说,今年他们还在北京机关单位和各大院校铺设“河北净菜”无人售货柜,让更多北京市民吃上新鲜有品质的“河北净菜”。
为了让“河北净菜”畅达北京市场,河北省相关部门在供需两端之间架起桥梁,让人员、物品、信息等要素充分流动。
近日,“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暨唐山品牌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北京举行,为企业搭建了与北京市场深入沟通合作的桥梁,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
唐山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次活动中,涉及优质大米、海产品、蔬菜等品类的5个项目成功签约,进一步密切了唐山农产品企业与北京采购商、渠道商的联系,实现了产销双方互利共赢。
为进一步拓宽“河北净菜”的销售渠道,河北省与北京共同组织“河北净菜”进市场、进超市、进社区、进饭店、进食堂、进餐桌“六进”活动,提高“河北净菜”在北京的市场占有率。
河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持续开展“河北净菜”进京“六进”活动基础上,河北省加强与京东集团、盒马鲜生等电商平台对接,争取北京相关部门、社区支持合作,建立冀菜供京“社团”网络,打造社区团购、高端直供、直播带货、扫码易购等多种销售形式,让更多优质净菜销售到北京,端上北京市民的餐桌。(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 见习记者 李靖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