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开元寺塔座落在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定州市内,是定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标志和象征。因建在开元寺中而得名,开元寺早已毁,寺中建筑唯存此塔。开元寺塔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落成于北宋仁宗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兴建此塔的原因,一是为了供奉开元寺大僧人令能奉旨从西竺取回的佛经;二是军事所需,登塔可望辽国军情。在北宋时期,定州地处宋辽交界边陲,为国之门户,有“天下十八道,为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为定州最要”的说法,所以此塔又名料敌塔。塔高83.7米,是我国现存最高的砖塔,也是全世界同时期同结构建筑物中最高的建筑物,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将其誉为“中华第一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开元寺塔由塔基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座为砖石砌筑,呈八棱形,下大上小,可拾级而上。塔身十一级,为八角形楼阁式,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递减。塔身外部四个正方向均辟门,门上彩绘火焰纹,象征佛光普照、香火缭绕的佛门圣景,四个侧方向辟盲窗,盲窗上彩绘纹饰。到了十层和十一层,塔的八面辟门。塔身外部每层用砖层层叠涩挑出短檐,檐下悬挂风铃,风起时可作惊鸟之用。檐上形成平台可环塔远望。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内外塔体之间形成回廊,游客可在回廊上绕塔参观。塔内一至七层回廊顶部为斗拱平棋叠涩顶,八至十一层为拱券式顶。踏道从内塔体穿心呈之字形盘旋到达塔身顶部。塔身内部每层均设置一到六个不等的佛龛,龛内大多彩绘佛像,其中一层位于全塔平面中心的中心佛龛最大也最有特点,龛顶为呈穹窿顶的藻井,起“穹然高起,如伞如盖”的装饰效果,藻井下面由斗拱承托。佛龛中原供奉一尊高大立佛,文革时被毁。塔身顶部是绿琉璃剪边的屋顶,呈八坡八脊式,每脊边各站立一尊铸铁力士。其上为塔刹,高8.56米,由砖雕莲花瓣底座、束腰仰覆莲纹铁钵、两个铜制宝珠和一个铜制宝顶组成”。
开元寺塔挺拔高大,从建成至今已历千年,它曾经受住了多次地震和雷轰等等的破坏而雄伟依然,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开元寺塔极具建筑科学的最好诠释,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塔内一层现存有北宋时期的大型佛教人物壁画,其面积之大,色彩之艳丽,人物形象之传神,令人叹为观止;塔内各层的墙壁上镶嵌着北宋至清代的37块碑刻和数处名人题记,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塔内斗拱上绘有被称为“北宋建筑彩画重要遗存”的斗拱彩画,回廊顶部有数十块被梁思成先生称为“宋式天花之佳作”的天花,内容丰富,寓意吉祥;另外,塔内还发现了清代雍正年间的金刚经函、明代弘治六年铜造像等珍贵文物,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书法绘画于一体的宝塔,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