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明定州>>

文明植阡陌 新风沐田野

时间:2009-10-13 10:25:37  来源:  作者: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精神文明篇

    伟大的事业总是以伟大的精神作为推动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困难的每一次克服,改革的每一次深化,开放的每一次突破,都可以让我们听到精神文明的高亢旋律。
    60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互动并进,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同步改善,城乡文明程度和市民素质不断提升,为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有力地推进了中等城市和次中心城市建设。建国60年来,定州越发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思想道德建设不断深入开展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到20世纪90年代初,全市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树立改革开放的新观念,提倡讲文明、讲道德的社会风尚。这一时期,全市上下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着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重点进行了城市职业道德教育、城乡移风易俗教育,深入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全民文明礼貌月”等道德实践活动,在全社会尤其是党政机关、企业、“窗口行业”等大力推行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
    党的十六大、十七大召开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思想道德建设更加深入开展。全市上下广泛开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把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活动作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任务,广泛开展以“知荣辱、讲文明、树新风、促和谐”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校园、进家庭。按照“八荣八耻”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行为规范,组织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宣传和实践活动,在全市兴起了学习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热潮。
    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进程中,民族精神都发挥了巨大的感召和激励作用。现在,我市步入建设中等城市的关键阶段,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今年年初,我市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以“对市级班子而言,就是‘求真务实、凝心发展、关注民生、敢于作为’;对干部队伍来讲,就是‘扎实务实,勤奋敬业,以事论英雄’;对广大群众来说,就是‘顾大局、肯奉献、讲公平、显正气’”为主要内容的新时期“定州精神”有机结合起来,赋予公民道德建设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激发起全市百万人民干事创业热情,成为定州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精神指南。现在,全市人民大力弘扬“定州精神”已成为自觉行动,各级各部门积极主动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解难事,用文明服务温暖千家万户。
    在定州大地上孕育形成的“定州精神”,成为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我们凝心聚力、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成为我们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放电影,男女老少带着自家的小板凳,开演前几个小时就占地盘,由于人太多,一部分人去看银幕的背面,仍津津有味。现在,图书馆、音像店、文化活动中心,听的、看的、玩的、用的文化产品一应俱全。”小寨屯社区50多岁的村民张会青对小时候的生活记忆犹新。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兴起、形成声势。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市坚持把多种形式的和谐创建活动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把和谐创建的

|<<<<<123>>>>>|
目标任务、各项要求贯穿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适应新形势,探索新途径,创造新经验,极大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蓬勃发展。
    在城市,各地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广泛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等活动,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成为创建活动的龙头工程。我市先后荣获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市,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市,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市、河北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市、河北省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在农村,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总抓手,以整治村容村貌、促进乡风文明为主要内容,坚持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深入开展“文明一条街”、“文明生态村”、“文明小康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大辛庄镇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钮店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小寨屯村被评为省级文明生态创建示范村,6个村成为省、保定市新民居建设示范村,178个村建成文明生态村,51个村街更名为社区。
    在单位和行业,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不断深化优质规范服务,培育“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理念,完善服务规范,严格服务标准,组织开展创建“文明诚信民营企业”、“文明诚信个体工商户”、文明交通行业等各具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我市婚育新风男到女家落户等一大批精神文明建设典型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叫响。
    文化事业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改革开放前,吃饭——干活——睡觉是老百姓生活的‘三步曲’,根本没有文化生活,逢年过节看秧歌戏成为老百姓最好的精神享受。”年近7旬的定州秧歌戏传承人张占元谈起当时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感慨万千。如今,他老骥伏枥,花了5年的时间编写了72万字的《定州秧歌史料》一书,矢志不移地弘扬这一民间“国宝”。
    建国60年来,特别是近些年,我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大市建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繁荣文化事业为基础,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文艺创作繁荣发展。我市开展文化名人、文化名品、文化名村、文化名镇评选活动和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子位镇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定州秧歌、子位吹歌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张占元、王如海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定州秧歌和子位吹歌的代表传承人,评选出名镇6个,名村26个,文化名品10个,文化名人80位。组织编纂了《定州历史名人图谱》、《定州丰碑》、《定州风物志》、《中山文化概览》等书籍,制作了《崛起的定州》、《魅力定州》等多部专题片,《扒糕情》等多部艺术作品获得国家、省、保定市获奖励。
    文化市场繁荣有序,文化产业蓬勃发展。30年来,我市文化市场蓬勃发展,娱乐、演出、图书、音像、文物、艺术品、网络等文化市场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逐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目前,我市有全国七家、河北省唯一一家县市级《定州日报》,有一个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1台、2台、无线台三个频道,有67家书店,57家音像店,27家印刷厂,40家网吧,国军秧歌艺术团、兴定秧歌剧团、子位吹歌艺术研究会、中山农村数字电影院线公司等组建运营,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公共文化设施日臻完善,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我市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打造“十分钟文化圈”, 增强文化发
展活力,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2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投用,108个村建起了文化广场,近三分之一的村建起了“新农村书屋”,全市文艺性表演团体达到300多个,培训“乡土艺术”人才1000余名,有线电视用户达到3.8万户,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休闲文化等不断兴起,农村实现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新招,季季有重点,年年有高潮。
    精神文明的进步不仅仅标志着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更是一个城市进步的成果。在建国60周年的伟大进程中,定州人扬帆破浪,大显身手,以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优异成绩,描绘着中等城市最新最美的画卷,这已成为一道亮丽的和谐风景线!
    记者 杨梦来
|<< <<<123>>>>>|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