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论贯彻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市委六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把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作为主攻方向,这是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这就要求我们围绕创建全国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毫不松懈地做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定州是农业大市,这些年在以工促农、统筹城乡问题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要求,遵循发展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省一系列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与时俱进加强“三农”工作,巩固发展了农业农村的好形势,“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推动了城乡一体化发展,为保持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
农业和农村的好形势令人振奋,但我们同时也要看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农业农村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经历广泛而复杂的变革,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农业农村发展仍处在攻坚克难阶段,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我们要把做好“三农”工作、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善于从国家政策中捕捉争取支持的机遇,在现有向好的条件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切实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夯实发展基础上实现新突破。
农业是定州的一张王牌,放大这一优势,根本途径就是以首农集团、北京新发地为桥梁,加快融入首都经济圈,特别是实现对接北京。要坚持用工业的理念谋划、推进农业发展,鼓励规模化经营,积极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是大力发展有机高效农业和现代循环农业,加快首农、富元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107、定安路、定魏路三条高效农业示范带,着力引进国家级品牌企业,把品牌做得更响,市场做得更大,促进农业向工业裂变,从而推动土地流转和农业发展。要重点扶持蔬菜、苗木、畜牧养殖三大特色农业发展,龙头带动,倾斜政策,延伸服务,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附加值,延长农民收益链。大力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力争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实现零突破,逐步实现无公害生产技术全覆盖。严格农资、种子等投入品监管,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基础设施是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我们要通过争取上级支持、公共财政倾斜、吸纳民间资本,加强农村路、电、水、气、房建设,提升设施化水平。当前,我们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开展乡村道路三年攻坚战,统一规划,分部门、分标段完成;大力实施低压电网改造,今年改造70个村,明年改造100个村;稳步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整治,首先从交通干线、重要区域开始,三年完成全部整治任务。新民居建设要迈出规范扎实的新步伐,在布局上向城区、园区周边和中心镇倾斜,优先选择那些基础条件好、支部班子强、群众积极性高的村,做到成熟一个、建设一个。
农民是“三农”工作的主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要把“惠民”作为头等大事,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到我市建立科研基地,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入户、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要把“利民”作为重中之重,积极实施校舍安全、医疗设施、文化惠民、养老幸福等工程,提高农民幸福指数,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把“富民”作为长期任务,落实惠农政策,全面兑现各种补贴;加强农村财务治理,有效减轻农民负担。
岁岁春来归,更有好花枝。做好“三农”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全市上下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毫不松懈地做好“三农”工作,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继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继续增进农民福祉,为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