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为民办实事“钱途”无量

时间:2012-08-16 16:06:24  来源:  作者:

夏日炎炎,孟良河畔,微风拂过,广袤的田野荡漾着绿色的波涛。
一大早,周村镇前屯社区街头,社区干部们正在紧张地清理街边的杂草和垃圾。村民张大爷感慨地对记者说,“两委”一班人从没有拿自己当干部,他们总是事事带头,想方设法为群众办实事,真让俺们信服!
有钱好办事,没钱也要想法办事。记者试图在这个1000来人的社区里找到答案。
没钱不好搞建设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许多农村“两委”干部为此大伤脑筋,而在周村镇前屯社区,这类事逐步得到解决。“社区里没钱,不能只等着上级帮扶,更不能成为干部不干事的理由。”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根良说,他们通过发展“道旁经济”等壮大集体收入,积蓄为居民干事的资本;党员干部事事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居民以出“义务工”的形式,共同参与社区各项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前屯社区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第一位,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做活发展大文章,充分调动起广大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了党在农村坚实的执政基础。
荥“三招”让集体壮起来
前屯社区人刚过千,党员51名,除了一小部分农户发展养殖业,大部分家庭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传统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
就是这样一个集体收入薄弱社区,几年来,“两委”干部带领广大村民对大街小巷全部进行了硬化,对主干道进行了绿化,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建起了高标准的“两室”,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搞建设,离不开钱。据了解,前屯社区近年来直接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下70万元。前屯社区采取什么办法筹集到了干事创业资金,党支部书记张根良给出了答案。
办法一,发展“道旁经济”。在建设文明生态村伊始,前屯社区对街道两侧进行了绿化,过了三年,他们发现栽植的小树苗变成了大乔木。张根良等两委干部商量决定,把这些乔木卖了增加集体收入,然后再买一定规格的乔木进行补栽,可谓两全其美。就这样,他们三五年一个周期,便可增加集体收入十几万元。
    办法二,收取企业土地租赁费。鼓励村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与几个企业签订长期土地租赁合同,收取土地租赁资金40万元。同时把集体土地承包给村民,每年可收取承包费几万元。
    办法三,积极争资金跑项目。充分发挥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争跑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支持。在对主要街道进行了硬化时,“两委”干部经过多方沟通联系,得到了市直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
“义务工”为发展增动力
    新农村建设,有的老百姓认为这是各级领导干的事,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村里开展一些工作,往往是村干部催催动动,不催不动。
    在前屯,有一个保持多年的好“习惯”,无论是街道硬化,还是修建自来水,不管什么工作和任务,群众们都积极主动地参加“义务工”。
    那么,多年来前屯的老百姓们为何积极主动地投身于“义务工”。记者在同村民们交谈中,得到了答案。
    村民们说,社区干部很务实,也很团结,干什么事都积极带头,一门心思地为老百姓踏踏实实地干事。
    据了解,前屯干部不仅是村民们的“贴心人”,还是村里的“清洁工”,干部们定期对街道进行清扫,每清扫一次就用三四个小时,但他们毫无怨言,不计报酬。今年5月份,村主任沈根林在负责对小巷进行硬化的节骨眼上,他瘫痪半年的老母亲病重,但他仍没黑没夜地奋战在施工一线,直到老人去世。
    “干部们舍小家,顾大家,不都是让俺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舒坦。他们给俺们做出了示范,干出了榜样,我们出个义务工,为村里做点贡献难道不应该吗?”村民们感慨地说。
    前屯召开了“两委”干部会和村民代表会等会议,对村民出“义务工”事宜进行认真研究部署,规定年满18周岁─60岁的村民每年至少出三个义务工,此举得到广大村民的赞同和响应。
    “别看这小小的‘义务工’,不但减少集体开支,还可增加村民们为社区发展做贡献的荣誉感,作用大着哩。”党支部书记张根良介绍说,就拿街道硬化来说,平整路面等活儿都是通过村民们出“义务工”来完成,省下10来万呢。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