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郝长明超越生命的奉献

时间:2013-05-03 14:20:31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贾旭鸿
白永民
4月25日上午,在紫芳园小区一栋居民楼前,保定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受站的救护车静静地等待着一位老人的“到来”。10点钟左右,郝长明的遗体在众多亲友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伴下,踏上他的“圆梦之旅”。他的遗体将被河北大学医学部用于教学和科学研究,他终于实现了“我最后要为党和国家再做点贡献”的遗愿。他的儿子郝洪峰、郝洪涛跪在车前,流着泪送父亲最后一程,他们心怀的不只是对父亲的思念与不舍,更多的还是崇敬与爱……
生命终点,要为社会多做点贡献
“你知道河北省医学院的学生们,多少人合着用一具尸体做实验吗?十来个,甚至二十来人呢……”“父亲没生病前就曾经跟我谈过这个问题,当时,我没明白父亲跟我讲这话的意思,做实验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现在才明白,父亲那时就已经下定决心要捐献遗体,只是怕我们接受不了,才慢慢给我们渗透!”郝长明的二儿子郝洪峰哽咽着说。
“老百姓常说‘入土为安’,一想到实验室里被解剖得支离破碎的尸体,我们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郝长明第一次对家人明确表示他有捐献遗体的打算时,遭到全家人的强烈反对。然而,郝长明捐献遗体的事情却在悄悄地进行。他知道,捐献遗体无法给亲人留下骨灰,他就偷偷攒起了自己的头发。从几年前开始,每次理发后他都会把剪下来的头发包好,塞到床边……
63岁的郝长明出生于城内南街,生前曾先后在赵村乡、堡自疃乡、赵村镇等地任会计、财政所长等职。2011年,退休在家的郝长明因身体不适就诊,被诊断为低分化胆管癌。在北京住院期间,即将被推上手术台的郝长明,紧紧拉住儿子的手说:“如果我下不了手术台,你一定做主把我的遗体捐献出去,我最后想为国家再做点贡献……”父亲的叮嘱让郝洪弘扬文明新风尚传递社会正能量“大世界杯”月评定州好人峰兄弟心如刀绞,面对被疾病折磨得虚弱不堪的父亲,他们违心地答应了。经过手术治疗,郝长明切除了胆囊、大部分胃、十二指肠和部分胰腺,并进行了消化系统再造。从死神边走回来的郝长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决定。治疗期间,他亲自和相关单位联系,咨询遗体捐献事宜。今年初,郝长明因持续高烧住院,并实施了手术。直到去世前,郝长明和亲人们说的最多的还是捐献遗体的事。“今年3月父亲在北京住院时,非让我拨通北京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亲口跟人家说愿意捐献遗体……”郝长明的执着,感染着儿子和亲人们。
4月12日,回到老家的郝长明每天高烧39度多,他意识到即将离去,捐献遗体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几乎每天都跟身边的亲人们解释:“我只有两个心愿,第一是遗体捐献,医院拿我的
遗体研究癌症的病因,让更多的人不再受疾病的折磨;第二是丧事从简,给我治病花了不少钱,千万不能大操大办……”面对父亲的嘱托,郝洪峰和哥哥终于理解了父亲,他们决心要帮父亲完成心愿。
经多方沟通,郝洪峰与保定市红十字会取得联系,决定父亲去世后将遗体捐献给河北大学医学部红十字会。4月19日,郝长明见到儿子拿着遗体捐献申请书回来,苍白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郝长明急忙让儿子拿来笔,在申请书上郑重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因为身体极度虚弱,每写一个字,郝长明都要休息一下。儿子们要代他填写,但郝长明却执意自己来,在捐赠栏里,他郑重地写下了“全部”两个字。看到父亲吃力的样子,郝洪峰兄弟泪流满面,郝长明却笑着对他们说:“哭啥,这是件功德无量的事,等研究出了结果,不知道能拯救多少人的生命呢……”
在儿子的记忆里,父亲就是这样,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要求严格,甚至可以说是“吝啬”,对“外人”却很慷慨。“那年我才七八岁,跟父亲一起赶集时,我看到一个好东西,便央求着父亲买,父亲却说那东西没用不给我买。然而,当父亲看到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乞丐也眼巴巴地瞅着时,竟然买了一个送给他!当时,我心里非常恼父亲……”回忆起父亲生前的点点滴滴,郝洪峰用手捂住脸,再也控制不住泪水,“直到长大后我才明白,父亲为什么教育我们只做对别人有利的事,他的爱是多么博大,我一定要把父亲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延续下去,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遗体捐献的队伍中来,为医学事业做出贡献。”
助人为乐心存博爱天地宽
与郝长明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他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看新闻联播。因为孩子们不在身边,郝长明就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记录下来寄去,教导他们如何做人。生病后,他还记录下病程中的真实感受,希望能给医学研究留下一些参考资料……
原赵村乡副乡长郝保祥说:“长明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从会计到财政所长,我们在一起工作了三十多年,他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他作风正派,乐于助人,是一个信得过、靠得住的好同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郝长明在赵村乡工作期间,正值胜利客车厂征地,虽然工作多任务重,但他坚持原则,秉公办事,没有为自己谋过一分私利。白天,郝长明和同事一起下乡包村,晚上别人休息了,他还要整理财政报表和帐目,很少回家。当时,郝长明的孩子小,负担重,但他却尽最大力量关心帮助别人。这家麦子熟了,可人手少,他二话不说就跑到田里帮忙;那家出了点事,他蹬上车子就赶过去。“长明生病后,多次跟我们说要捐献遗体,我们很感动,他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郝长明的同事曹振江感慨地说。
对于郝长明的大爱义举,保定市红十字会遗体捐献接受站主任刘俊文说:“生前为社会做贡献,死后还要最大限度地奉献社会,郝长明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感动,作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我们对郝长明老人及其家人的义举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同时,呼吁社会上更多的爱心人士,更多地关注、支持、参与遗体捐献工作,为推进我国医学事业发展和医疗水平提高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