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中山书院展开全面维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间:2015-07-08 11:07:54  来源:  作者: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任振焦)日前,冀中职业学院经过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文物部门批准立项,本着“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采用“原型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对位于该院南校区院内的、已于2013年列为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中山书院拨付专款390万元展开全面维修,由山西古建所对书院的大门、仪门、明伦堂、东西廨舍、中轴线甬路等主体建筑进行全面修缮。修缮竣工后,中山书院将以更加古朴典雅、雄浑坚实的风貌展现给世人,将建成一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继续对大学生进行国学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学生塑造成君子能手型、淑女巧手型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中山书院又称中山庙学,是1050年宋代宰相韩琦任定州知州时依托文庙所建。院内古柏森森,古建幽雅,飞檐挑梁,具有浓郁的书院文化气息,流风遗韵,文脉灵秀,历经千年,一直是兴教办学的场所,自古至今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
中山书院明伦堂位于院内的中轴线上,为其正殿。据说该明伦堂是我国北方最早的儒家讲堂,其功能是研究、讲授儒学经典,培养科举应试学子,进行人伦教化。韩琦转任之后,苏轼任定州知州,也曾在书院明伦堂讲学,并在院中栽植古槐,至今仍然枝疏叶浓。书院的大门、仪门、廨舍等建筑也别具古典特色。据我国著名社会学家李景汉先生考察,古代的官办学校,大多设在文庙旁边,称之为“庠序”,“辟雍”或庙学、书院(《定县社会概况调查》),其布局一般为左庙右学。因定州当时名为中山郡,则称之为“中山郡庙学”或“中山书院”。
元朝时期,州级以上官府所设学官称“学正”,县级所设学官称“教谕”。中山书院始设“学正”一职,不仅管理本院学务,还掌管一州的教育。
明朝时期,书院增设了“训导”一职,负责学员的日常行为管理。学员分为“廪生”、“增生”和“附生”三个等次,后又设佾生,佾生又称乐舞生,除学习儒学外还负责文庙祭祀仪式的音乐和舞蹈。国家每年下达给定州30个“廪生”、30个“增生”定额指标。“廪生、增生”月领膳银,由国家供应伙食费,如果廪生出现空缺,就通过考试择优在“增生”中选补。资深而优秀的廪生,可贡入太学深造。“增生”出现空额,就考试择优在“附生”中选补。“附生”没有定额,也不享受国家的伙食费补助,但“附生”也都是在州属各县选拔的品学兼优、好学上进的文童或武童。书院的经费由州府划拨学田租赁费所供。明朝时期,中山书院的学员经科举考试,中进士者13人,其中文进士9人,武进士4人,状元1人。中举人者48人,其中文举人38人,武举人10人,贡生86人。中山书院因文教兴盛,人才辈出,学子向往,声名鹊起,被社会誉为“中山庙学甲天下”。
清朝初期,进一步强化了科举制度,中山书院愈加兴盛,美誉远播。顺治二年(1645年)定州州署对文庙和书院进行了维修扩建。乾隆三年(1738年),为了方便士子科考创建了定州贡院。之后又新建了定武书院(定州中学的前身),文教事业进一步昌隆。清代定州生员经科举考试,中进士32人,其中文进士16人,武进士16人,武状元2人;中举人227人,其中文举人80人,武举人147人,贡生259人。这些生员大多数出自中山书院。清光绪末年,随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全国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取士,成立学会,创办报纸,兴建学堂。中山书院于宣统初年,改建为定州官立学堂。
民国3年(1914年)县知事孙发绪热心教育,力倡“毁庙兴学”,废除文庙祭祀功能,与定州官立学堂合并一处,改建为“县立女子高等小学”,首开兴办女校新风。民国5年(1916年)县立女子高等小学改建为直隶定县女子师范学校,与当时的天津女子师范、保定女子师范齐名,培养了大批女教师、女干部,为推动妇女解放和新文化运动作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9月,日军占领了定县县城,各类学校停办。直隶女子师范学校的部分教师撤离县城,分别创办定南县师范学校(在油味村)和定北县师范学校(在北渠河村)。
1947年,定县解放,师范学校迁回城内,创建了冀中区第一师范学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更名为河北省立师范学校。1986年易名为河北定州师范学校。2002年与河北定州市计算机师范学校合并升格为保定师专定州分校。2006年7月经教育部和省政府批准,升格改建为冀中职业学院。
近百年来,学院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共培养教师38000多名,职业技能人才9500多名,其中2600多人担任各级各类校长,获得中级以上职称者20000多名。如今,学院已发展成为拥有3000多名在校生,20多个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