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机

时间:2016-03-28 09:51:44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张玉凤
“从2014年开始筹备到现在,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花张蒙道教音乐终于有了自己的传承基地。”日前,占地2亩多,投资20余万元的花张蒙道教音乐传承基地揭牌成立,花张蒙道教音乐第二十二代传人冯英占也完成了他多年的宿愿。
几代传承道教音乐不断完善丰富
冯英占今年46岁,从14岁学习道教音乐开始,他在30余年的时间里,搜集整理了10余首花张蒙道教音乐曲目。1988年,他自费购置传统道教音乐器材和服装,与20多名爱好者组建了花张蒙道教音乐班,道乐班每年组织下乡演出,在当地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2012年,花张蒙道教音乐被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14年12月又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如今,冯英占仍然没有停止对道教音乐的传承。
道教音乐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宗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为法事音乐、道场音乐。
花张蒙道教音乐属于全真道乐乐派,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在清同治年间,位于我市的城隍庙和天齐庙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香火鼎盛。随着道教在我市的逐步发展,先后吸收了300多名道士、居士,并成立了花张蒙村、南车寄村、东关、西坂等8个道乐班,从事各种法事及民间演奏活动。道教音乐在清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时期。后来,由于历史原因,其它道乐班相继失传,且大量曲目、经卷、乐器散失于民间,只有花张蒙道乐班传承至今。
“花张蒙道教音乐之所以能传承至今,全靠一代又一代艺人的辛勤努力与付出。”冯英占介绍说,花张蒙道教音乐的古老乐谱虽然也有缺失,但大部分都较好地保存了下来,它包含声乐、器乐两部分,有独唱、合唱,独奏、合奏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乐谱一直沿用传统的“工尺谱”记谱,由于原谱本已散失,所以现存谱本为经乐班弟子所抄写。演奏乐器主要包括笙、管、唢呐、云锣等。传统曲目有《三宝赞》、《清华赞》及《丰都中》等10多首。
近年来,经过不断的实践,花张蒙道教音乐逐步得到完善和丰富,这种古老音乐在保持古乐原汁原味的前提下,演奏乐器由原来的七八种,增加到了十几种,使道教音乐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传承基地助力古老艺术焕发新生机
“2014年初,我萌生了建立道教音乐传承基地的想法。”冯英占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把花张蒙道教音乐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而传承基地的建立则是他实现愿望的重要步骤。
冯英占说,以前花张蒙道乐班共有30多人,大多是村里的农民,他们经常利用农闲时练习吹奏技艺。道乐班主要收入就是从事各种法事及民间演奏活动所得。近几年,随着人们观念改变,道乐班的活动也随之减少,乐手们挣钱少,迫于生计,一些人转行或外出打工,能经常参加活动的人只剩21人。其中,年龄最大的已经近80岁了。
“我们这一班人年龄在50岁以下的只有不到10人,而会全套乐器的也就我一个。再过几年,老艺人干不动了,年轻人又接续不上,这种情况真让人心急,我不能眼看着这门艺术在我们这一代失传。”冯英占说。
“学习道教音乐极为枯燥,青少年学员的积极性不高,后备力量严重短缺。”面对这一问题,冯英占一有空便琢磨解决的办法。为把道教音乐传承下去,他和道乐班的成员多次找青年人做工作,鼓励他们学习。他还买来小礼品,发放给在学习中表现好的学员。即使这样,也很少有青少年学员能坚持学下来。
“以前,我们连一个正规的学习场所都没有,我家就是活动基地、教学基地,因为道教音乐比较低沉,许多村民不愿意听,因此我们不能总是练习。如今,有了这个基地,至少我们教下去也有了底气。”冯英占笑着说。
目前,教学基地里共有十几名学员,大部分都是在基地建成之前就已经跟着冯英占学习。
“我们现在正招生,10岁至50岁的都可以,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们就免费教,学会了还会送他一件乐器。能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我这一生也就没有遗憾了。”冯英占说,他正在整理失传的乐谱,力争形成一套完整的经乐,并计划撰写《花张蒙道教音乐全传》一书,以利于道教音乐更好的传承。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