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定州要闻>>

我市扎实推进6项重点改革 坚决当好全省深化改革的“试验田”

时间:2020-09-08 14:40:50  来源:  作者:

       本报讯(记者聂资滨)我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发挥试点对改革全局的带动作用,扎实推进6项重点改革,坚决当好全省深化改革的“试验田”,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定州经验”。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工作。经过近5年的实践探索,2019年底试点工作圆满结束,受到国务院通报表扬,2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我市试点工作进行了报道,我市的经验做法为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提供重要支撑。探索缩小征地范围。我市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对公共利益的界定为基础并适当扩大,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由政府为实施城市规划而进行开发建设的需要等界定为公共利益。探索建立征地补偿安置协议前置程序。与农民就补偿标准等内容达成书面协议,征地补偿安置资金落实后方可启动土地征收程序,解除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除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外,对被征地农民补贴粮食或按市场价折算现金。
       在全国率先建成市乡村三级综合便民服务体系。打造集党务政务服务、商品服务、公共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开展“直供式”商品服务,市级综合服务中心以统购联采、基地直采等方式,直接对接相关公司厂家、一级经销代理商及果品蔬菜基地等;乡镇综合服务中心负责将市级采购商品配送至村级综合服务站;村级综合服务站以直营实体店的形式完成终端零售,实行不满意无条件退货更换。“套餐式”公共服务。市综合服务中心加强与日常缴费、金融保险等相关服务资源提供方的沟通对接,以“互联网+”的方式,将相关社会公共服务资源下沉到村。“全程式”政务服务。系统梳理400多项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事项,统一纳入乡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服务站服务范围,开设“定州先锋网”网站,下设“定州市综合服务平台”模块。“一键式”自助服务。开发“社区管家APP”手机客户端,科学设置党务政务服务、社会公共服务、供销农资、商品团购、一村一品及便民电话、村庄大喇叭等相关模块,确保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优质便捷的综合服务,并实现特色优质农产品“销得出”。
       首创农村(社区)“两委”班子及成员量化考核动态管理制度。将考核结果与政治荣誉、经济待遇、调整使用“三挂钩”,特别是把实绩考核与农村干部工资挂钩,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人兼,工作实绩突出的月均工资可达到6500元以上,充分发挥了千分制考核“指挥棒”“风向标”作用,形成了奋勇争先、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城乡综合执法改革走在全省前列。全市25个乡镇(街道)各组建了1支不少于10人的综合行政执法队,将9个方面41项执法权限和部分行政处罚权限下放,变“九龙治水”为“一龙治水”。探索、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网格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完成由治标向治本的转变。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促进城市高效有序运行。
       在全省率先推行“电视问政”试点工作。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民意民声”确定问政主题,既注重发现被问政单位落实重点工作中应做未做、能做好未做好、能解决未解决的“短板”“软肋”,又破解堵点、痛点、难点,倒逼被问政部门绘制“施工图”“时间表”,推动工作落地落实。同时推进电视问政延伸,开辟“大家说事”新节目,搭建政民沟通桥梁。共完成5期“电视问政”节目录播,问政10个单位,交办问题80个,完成整改62个,承诺限期整改14个,建立长效机制4个,移交纪委监委启动追责问责程序8个,全市80万观众收看节目,网络累计点击量超过450余万次,新华社、中宣部《党建》杂志、人民网、河北卫视、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长城网等多家主流媒体对我市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3万平方米的标准化政务服务中心投入运行,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网上办理和“微信预审”机制,实现由“一网一门一次”向“一键式”过渡,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网上事项办理率、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率“三个90%”目标。试行分级审批授权制度,该制度将压缩一半以上审批环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为2020年底前实现一、二级审批事项占比70%以上奠定基础,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