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赵珍珍、通讯员赵磊)我市坚持铁腕治污、精准治霾、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保卫战重点任务进展顺利,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年PM2.5平均浓度53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降低14.52%,超额完成58微克/立方米的年度目标任务;PM10平均浓度104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降低11.86%;优良天数累计21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21天;重污染天数21天,较去年同期减少11天,超额完成2020年度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投资近10亿元对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二、三、四期焦炉实施干熄焦工艺改造和VOCs深度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完成全市6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深度治理工作。做好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完成4家12座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工作。加强餐饮油烟综合整治,全面取缔建成区内无证经营的餐饮企业,对涉及油烟的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全年共检查饭店、烧烤店120家,对排放不达标的予以关停整改。做好臭氧污染防治,对全市重点涉VOCs企业上门服务,开展“一厂一策”治理工作;对全市加油站实施错峰卸油,6—9月份每天早7点至晚6点高温时段全市所有加油站禁止装卸油作业。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行动,2020年我市无新增“散乱污”企业。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我市重点用煤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约75万吨。完成省定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30台91.4蒸吨任务和1台2蒸吨生物质锅炉提标改造任务,并达到低氮燃烧标准。2020年度推广新能源汽车504辆标准车,超额完成任务;淘汰国三营运车辆432辆;常态化开展取缔黑加油站(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加油站点不合格油品,共立结案3起,罚没款93997元,查扣不合格油品2.23吨。
狠抓移动源污染管控。完成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OBD)平台建设,对680辆符合条件的柴油货车远程安装在线并与市生态环境局实现联网。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路检路查,共检查过境重型柴油货车5082辆,118辆不合格,罚款23600元。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完成编码登记1341台并发放信息采集卡,安装电子标签和号牌1015台。随机抽测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450台,对不合格8台予以罚款15000元。
多措并举抑尘、禁烧、禁放。深化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45份,对37起工地扬尘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立案处罚。强化城市道路扬尘整治,每天安排51台洗扫车、13台干扫车、45台大中型洒水车、27台小洒水车,对全市主次干道、小街巷和有道路扬尘路段或可能造成扬尘路段,进行全天候洒扫,城市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88.5%。建立市乡村三级网格化秸秆、垃圾禁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大气环境网格化立体监控系统作用,全天候、无缝隙监控,对着火点即查即处,共立案查处37起燃烧垃圾、秸秆违法行为。全域、全时段禁放烟花爆竹,共受理行政案件35起,行政拘留27人,罚款5人,警告1人。
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对纳入全市应急预案减排清单的913家企业分别制定减排措施;对涉及绩效分级的包括焦化、铸造、水泥、玻璃等24个重点行业的479家企业和434家其他行业企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进行了修订;对纳入我市正面清单的包括军民融合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重点出口企业、民生保障类企业进行差异化管控,做到不限产、不停产、不检查、不打扰,全力保障正常生产和运输,坚决杜绝“一刀切”。
全面加强人技联防。聘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服务,进行颗粒物和VOCs源解析、源清单,编制“一市一策”管控方案,实现科学、精准治理。细化环保网格化监督管理,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5个,三级网格517个,网格员2000余名,按照“条块结合”的方式,对所属辖区内扬尘污染、秸秆垃圾焚烧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24小时不间断开展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巡查。
强化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加快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投资近10亿元对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二、三、四期焦炉实施干熄焦工艺改造和VOCs深度治理。强化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完成全市6家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深度治理工作。做好工业炉窑深度治理,完成4家12座工业炉窑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工作。加强餐饮油烟综合整治,全面取缔建成区内无证经营的餐饮企业,对涉及油烟的餐饮单位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全年共检查饭店、烧烤店120家,对排放不达标的予以关停整改。做好臭氧污染防治,对全市重点涉VOCs企业上门服务,开展“一厂一策”治理工作;对全市加油站实施错峰卸油,6—9月份每天早7点至晚6点高温时段全市所有加油站禁止装卸油作业。
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行动,2020年我市无新增“散乱污”企业。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我市重点用煤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减少约75万吨。完成省定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改造30台91.4蒸吨任务和1台2蒸吨生物质锅炉提标改造任务,并达到低氮燃烧标准。2020年度推广新能源汽车504辆标准车,超额完成任务;淘汰国三营运车辆432辆;常态化开展取缔黑加油站(点)整治行动,立案查处加油站点不合格油品,共立结案3起,罚没款93997元,查扣不合格油品2.23吨。
狠抓移动源污染管控。完成重型柴油车远程在线监控(OBD)平台建设,对680辆符合条件的柴油货车远程安装在线并与市生态环境局实现联网。开展联合执法,加强路检路查,共检查过境重型柴油货车5082辆,118辆不合格,罚款23600元。建立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平台,完成编码登记1341台并发放信息采集卡,安装电子标签和号牌1015台。随机抽测工业企业和建筑工地非道路移动机械450台,对不合格8台予以罚款15000元。
多措并举抑尘、禁烧、禁放。深化建筑施工扬尘污染治理,下发《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145份,对37起工地扬尘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立案处罚。强化城市道路扬尘整治,每天安排51台洗扫车、13台干扫车、45台大中型洒水车、27台小洒水车,对全市主次干道、小街巷和有道路扬尘路段或可能造成扬尘路段,进行全天候洒扫,城市建成区机械化清扫率达到了88.5%。建立市乡村三级网格化秸秆、垃圾禁烧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大气环境网格化立体监控系统作用,全天候、无缝隙监控,对着火点即查即处,共立案查处37起燃烧垃圾、秸秆违法行为。全域、全时段禁放烟花爆竹,共受理行政案件35起,行政拘留27人,罚款5人,警告1人。
精准应对重污染天气。对纳入全市应急预案减排清单的913家企业分别制定减排措施;对涉及绩效分级的包括焦化、铸造、水泥、玻璃等24个重点行业的479家企业和434家其他行业企业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进行了修订;对纳入我市正面清单的包括军民融合企业、战略新兴产业企业、重点出口企业、民生保障类企业进行差异化管控,做到不限产、不停产、不检查、不打扰,全力保障正常生产和运输,坚决杜绝“一刀切”。
全面加强人技联防。聘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北京首创大气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服务,进行颗粒物和VOCs源解析、源清单,编制“一市一策”管控方案,实现科学、精准治理。细化环保网格化监督管理,划分一级网格1个,二级网格25个,三级网格517个,网格员2000余名,按照“条块结合”的方式,对所属辖区内扬尘污染、秸秆垃圾焚烧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24小时不间断开展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