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河北新闻>>

莫让“被满意”掩盖“真民意”

时间:2025-02-12 16:08:13  来源:  作者:

年终岁首,一些面向群众开展的满意度调查开始进行。满意度调查是检验工作成效的重要方式,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更对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工作质效等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据相关媒体报道,个别地方在开展满意度调查时,出现打印“明白纸”注明“满意”“知道”等标准答案,回答“满意”可得现金奖励等乱象,导致满意度调查“跑偏变味”。

不怕有“不满意”,就怕问题被埋没在“100%满意”中。一方面,既然开展调查,就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另一方面,既然调查的是“满意度”,结果自然就有“满意”和“不满意”之分。倘若为了“结果好看”而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通过“对台词”“给好处”等方式让群众“有槽不吐”甚至“被迫满意”,往往会掩盖真实的民意,如此一来,不仅群众诉求得不到有效回应,更会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被掩盖和忽视。上述现象,实则是少数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担当意识不强的表现,必须警惕和纠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与其费尽心思“讨好评”“求满意”,倒不如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把实事办实,让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对党员干部来说,要始终把群众呼声当成“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当成自己的心头事,用心用情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真正以实干实绩赢得掌声与称赞,以接地气的服务和实打实的行动换来群众的真满意。要既“敞开门”倾听民意,用好便民信箱、政务热线、领导留言板等平台收集群众意见,又要“走出门”体察民情,多到农村社区、企业学校、项目工地等一线开展调研,切实把群众智慧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金点子”“金钥匙”。要持续涵养“闻过则喜”的雅量和“从谏如流”的胸襟,对批评质疑坦然接受、如实记录,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并深挖背后存在的原因和诉求,真正把群众“吐槽点”转化为改善工作的着力点、突破点,多措并举、靶向发力补齐弱项短板。

应当看到,一些干部之所以对满意度调查过度敏感,甚至搞“小动作”,除了政绩观错位的主观原因之外,还有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的客观原因。为此,要科学设置考核指标,适当降低满意度调查结果在整体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同时,探索构建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将满意度调查结果与专业机构测评、职能部门评价等结合起来,防止简单把满意度指标作为评价党员干部政绩的主要依据。

此外,有关部门要自觉肩负起管理职责,加强对满意度调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要亮明底线、划出红线,让弄虚作假者无机可乘。要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发动,既帮助党员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实事求是地开展满意度调查,又有序引导广大群众客观评价政府和部门工作,挤掉水分、晒出干货,确保满意度调查结果不失真、不失实。唯有如此,满意度调查才能真正回归初衷,最终赢得群众满意。

责任编辑: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