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全省纳入农业重点项目平台项目3124个
一批农业好项目纷纷落子河北
2月5日,正月初八。冀州现代农业融合创新基地的蔬菜大棚内,基地负责人刘晓晨(左)和管理人员查看番茄长势。河北日报记者焦磊摄
2月11日,位于威县方家营镇孙家寨村的威县数字农业产业园内,彩椒、圣女果等蔬菜长势喜人。
“在生产中,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自动调整灌溉水量和施肥配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威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产业园内遍布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温、湿度等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为农作物精准提供所需的水肥等资源,实现了精准生产。
威县数字农业产业园是威县首个现代化数字农业产业园。该项目总投资1.2亿元,自2024年投入使用以来,已经种植螺丝椒、水果黄瓜、茄子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大中城市。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2024年底,全省纳入农业重点项目平台的项目有3124个,项目总投资4964.7亿元,已完成投资1135.5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3.2%。
一批农业大项目、好项目缘何纷纷落子河北?
2024年,我省扎实推进农业项目投资工作,建立项目清单台账,管好用好项目管理平台,建立省市县三级包联体系,持续掀起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热潮,推动农业项目投资落实落地。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我省立足农业优势产业,着眼京津及国内外市场需求,选取奶业、中央厨房、蔬菜、中药材、精品肉类五个产业方向,集中实施一批带动力大、示范性强、能够延链补链强链的重大产业项目。
2024年,全省实施种养类项目1181个,总投资1341.3亿元,已完成投资323.7亿元。实施农产品加工类项目630个,总投资1202.7亿元,已完成投资244.4亿元。
哪里环境好,资金、项目就往哪里走。
“我们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着力点,出台服务项目主体、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举措,在省市县三级农业农村部门中贯彻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在项目投资工作中,我省农业农村系统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在供地、资金、审批、环保等方面为项目落地投资排忧解难,致力于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
隆尧县糊粉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小麦深加工企业。不久前,企业试生产时,发现生产线上的设备出品率不高,达不到预期,需要进行提升改造。
“得益于省里农业产业化相关政策对项目的支持,我们争取了一部分资金,用于部分设备的提升和改造。”隆尧县糊粉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子龙说,设备经过改造升级后,出品率从25%提升到30%。目前,企业2条生产线已竣工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3.2亿元。
一个个农业产业项目纷至沓来,一项项农业利好政策落地实施。2024年,我省先后组织银企对接、农业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集中调研、农业项目建设观摩座谈等活动,持续营造抓项目促发展的浓厚氛围。
为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我省组织系列招商活动,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组织农业企业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渔业博览会等,集中展示河北现代农业发展成就,推介农业品牌产品,达成一批合作成果。以蔬菜、中药材、奶业等产业大会为媒介,融入招商板块,组织精准对接,推动强强合作。
同时,各地立足自身条件,以主办、承办、联办等多种方式,谋划一批招商对接活动,扩大招商影响力。围绕京津、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地区,推动“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小团组专场招商,提升招商对接精准度。
2024年,全省共签约农业招商项目691个,签约引资额1973.9亿元,占年度目标的109.7%,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其中,承接京津涉农产业转移项目236个,签约引资额767.8亿元;衡沧地区签约项目90个,签约引资额306.6亿元。签约5亿元以上大项目115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52个。(记者 郝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