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天边 用在身边
“北斗”让智慧民生应用在沧触手可及
记者 吴 梦
马路上,装有北斗系统的货车,实时回传位置、时速等信息,提效货运周转;海面上,北斗智慧海洋船舶监控平台,全方位保障海洋渔业生产安全……2024年,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落户沧州,更让农机自动驾驶、无人机物流、水文监测、商用车交通安全管理等应用在沧州落地推广。
水文监测有了“预警哨兵”
前不久,沧县大褚村回族乡西河头小学学生们走进位于沧州高新区的国家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数据中心河北分中心,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学生们在数据中心内观看视频,认真聆听专业讲解员生动讲解,详细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历程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在体验中深刻感受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强大实力。
学生们看到,随着沧州等地进入汛期,水文监测作为“预警哨兵”,对防汛度汛尤为重要。在暴雨、洪涝等极端天气下,如何确保水文信息传输安全?一个巴掌大的小盒子给出了答案。
“这款北斗短报文的数传终端可以安装在大坝上,或者气象观测站,当传统网络中断,或者一些偏远地区通信信号不畅时,通过北斗短报文就可以顺利地把这些信息回传到平台上,方便后方及时地观测降雨量。”河北分中心副总经理王志宇介绍说。
王志宇所说的“短报文通信”,不依赖于地面通信网络的数据传输,而是直接通过北斗卫星信号进行信息传递,相当于给水位、雨量、温度和湿度等信息插上了“翅膀”。实时、稳定、精准、便捷,让这套北斗水利水情业务系统在河北省占有率超过80%。
标本转运9分钟到达
除了水文监测,北斗导航技术服务在沧州的低空经济、物流运输、智慧农业等领域也在不断拓展应用场景。
“一个小时后在手机里查询检验结果。”医院采血工作人员说。“一个小时就能查?”齐国辉以为听错了。再次得到确认后,才知道这是真的。
日前,献县南单桥村的齐国辉陪着哥哥来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康复院区复查。以往他们到医院验血怎么也要等上半天,现在为什么快了呢?原来,提高检验效率的“推手”是搭载北斗导航技术的无人机。
嗡嗡嗡!一架无人机稳稳停在了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康复院区门前的停机坪,工作人员熟练地把装有90管血样本的标本转运箱吊挂在无人机下方,螺旋桨旋转,无人机飞往8公里外的本部院区,9分钟后无人机到达,工作人员取下标本转运箱送至检验大厅。而以前,采用车辆运送时长要30分钟左右。
“用上无人机,检验工作大变样。好比春运乘坐高铁与绿皮车的区别。”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实验诊断科主任张靖宇打了个比喻。该医院有5个院区,其中市区分布3个:本部院区、骨康院区和东院区。这三个院区的检测项目各有侧重点,每天高频次的检验标本周转,费时费力。
去年4月,河北省首条医疗物资无人机低空配送航线在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投运,3架无人机替代了急救车,往返于3个院区,每天24个架次。随着业务量的增长,可承载4.5千克的小标本转运箱换成了可承载9千克的大标本转运箱。
农机自己“下地干活”
进入7月,很多农民顶着30多度的高温在田间劳作。但在沧县鑫翰种植专业合作社,装上北斗导航系统的141台农机,已经能自己“下地干活”。
“合作社的农机90%已经配备了无人驾驶功能。往常耕种1000多亩地,我们需要花费半个多月时间,但在引入了北斗智能导航之后,我们用一周多的时间就完成。像播种、旋耕、收割都会变得更加精准,误差大概能控制在0.5至0.6厘米之间。”合作社技术总监张祝银高兴地说。
农业生产有了“天眼”,传统农业实现了向智慧农业的升级。此外,河北分中心还推广落地了商用车交通安全管理、渣土车分析监管平台等10余个应用场景。更厉害的是,他们打通不同渠道数据之间的“壁垒”,在多源数据融合方面取得新突破。
“实现了从离散式单点防控到体系化智能管控的跨越式升级,这在危化品监管领域,也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技术应用。接下来我们还会在通信导航一体化融合技术、智能感知与数据处理技术等领域结合图像自动识别、大数据治理,充分发挥我们中心的资源优势,赋能交通、应急、海洋、农业等19个重点行业领域。”王志宇介绍北斗导航技术多场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