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媒体聚焦>>

AI赋能:为教育插上智慧的翅膀 ——定州市加速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体系侧记

时间:2025-05-21 16:22:45  来源:河北教育  作者:

“学生操作pH传感器模拟滴定过程,系统实时呈现溶液颜色变化与pH曲线的动态关联。如果滴速过快导致较大误差,AI即时生成预警提示与误差分析报告……”在定州中学化学课堂上,高亮辉名师工作室团队正通过AI虚拟实验平台重构“酸碱中和反应”的教学场景。从AI赋能的互动课堂到精准教学,从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度挖掘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推广,在定州市各中小学,人工智能正在悄然改变着各学科的教学模式。

“我们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的战略部署,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要求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确立了‘工具赋能、场景重构、生态创新’三阶段目标。”定州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贾晓文介绍说。定州市通过专题培训、主题教研、创新应用等多项举措,助力学情诊断、资源生成、决策支持,营造覆盖教学、教研、管理全流程的“1+3+N”智能教育生态,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技术赋能,创造教育新模式

在定州市第三中学八年级(5)班的语文课堂上,安英娟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正利用AI作文智能评改系统深度重构写作教学。AI作文智能评改系统可以自动扫描学生作文,从结构逻辑、语言表达、修辞手法三个维度生成可视化分析报告,并针对高频问题推送定制化微课。“AI技术让作文批改从‘泛泛而谈’转向‘精准指导’。”安英娟老师介绍说,“教师可以通过系统生成的‘全班写作能力雷达图’精准定位共性难点,在后续教学中设计‘AI+辩论’互动环节进行突破。”

AI赋能下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体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有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数据显示,使用AI作文智能评改系统的班级,作文平均分提升了12%,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主动性提高了60%。

老师们感触最深的,是AI技术能够实时抓取课堂互动数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实验操作记录等,对学情进行精准诊断,为学生定制分层作业,还可以基于作业数据生成知识薄弱点热力图,以便教师进行个性化反馈与干预。

除此之外,教师还能从AI系统中获得多维教学支持与专业成长助力。在AI备课平台中输入学情与教学目标,可以自动生成分层教案、课件及习题,提升了备课效率。AI驱动的教学决策系统能够提供跨学科策略建议,不仅减轻了教师繁重的工作负担,更通过持续的教学行为分析,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个性化成长路径。

名师引领,助力课堂革新

在高中地理课堂上,学生借助DeepSeek“3D地形建模”功能模拟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通过拖拽视角可以观察山脊、山谷的立体形态。许多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对这一难懂的地理问题感到豁然开朗。高中地理吕华琼名师工作室正是利用DeepSeek虚拟地理实验室和动态可视化工具,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全新路径。

在定州市,各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利用人工智能助力教育革新,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高中化学高亮辉名师工作室探索“AI+化学教学”模式,通过DeepSeek生成实验探究方案,将氧化还原反应等抽象概念转化为动态可视化模型,提高学生

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初中道德与法治陈军红名师工作室尝试“AI+情景模拟”模式,通过AI生成情景对话,加深学生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小学数学付海立名师工作室利用DeepSeek生成分层作业,包含计算迁移、生活应用、开放设计三级题型,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依托全市16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和16个学科中心教研组,定州市开展了“AI工具与教学深度融合”主题系列活动60余场。各学科名师工作室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特点,探索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路径。小学名师工作室主要聚焦AI工具趣味性课堂设计,如数学名师工作室生成分层游戏化习题,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开发“AI+绘本阅读”系统,生成互动式故事等。初中阶段则强化AI数据诊断功能,如英语名师工作室利用语音识别系统实时纠正学生的英语发音。这种学段精准化、学科场景化的AI应用,既解决了传统教学难以突破的瓶颈,又通过数据化成果直观展现技术价值,形成可复制的教学创新范式。

深度融合,重塑教育生态

为推动AI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定州市教育局组织各中小学校开展多元化活动,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教研、研修赋能等形式,构建“AI+教育”生态体系,激发广大教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助力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各中小学通过分层分类培训推动AI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实践,全面提升各学段教师的应用能力。定州中学、定州市第二中学等学校聚焦前沿技术应用,组织教师参与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师发展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技术演示和课堂实景模拟,系统学习DeepSeek在教学设计、资源生成、作业批改等场景中的实践技能。初中学校以主题教研为抓手,开展跨学科融合研讨,探索AI技术在教学准备、活动设计及课堂分析中的应用,推动教学从“知识传授”向“精准育人”转型。小学阶段依托名师工作室和中心教研组搭建研修平台,组织骨干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重点掌握Deep-Seek在个性化教学、学情分析等场景中的操作技巧,为“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提供新动能。

定州市教育局还启动了“AI教学能手”培育计划,组织350余名骨干教师参加“DeepSeek创新应用专题研讨会”,不同学段的教师代表结合教学案例分享了AI助力教学的实践经验。比如,如何通过AI技术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如何助力教师打造高效备课工作流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互动等。研讨会通过实时生成PPT文案、智能问答等形式,直观地展现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教师不仅掌握了AI工具的应用技巧,更意识到“AI不是替代教师,而是解放教师”。

为加速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体系,定州市教育局制定了三项推进措施:开展校级培训,实现教师全覆盖,深化“AI+教研”场景创新;建立区域AI教研共同体,促进常态化经验共享;征集典型应用案例,建设涵盖资源生成、学情分析、个性化辅导等多个场景的教师实践案例库。

从“能用”到“好用”,从“辅助工具”到“创新伙伴”,AI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创造,教师从经验教学向数据驱动转型——一幅面向未来的鲜活的智慧教育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

来源:《河北教育(2025年5月上旬)》

责任编辑:孙思颖
下一篇: 返回列表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