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土地流转让村民有了新活法―――在留早镇胡房村

时间:2017-11-15 10:18:15  来源:  作者:

     “自从把家里的11亩多地流转给了河北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每年光租金就万余元,再加上打工的工资,日子过得比以前还红火。”留早镇胡房村村民王占宾谈起现在的生活,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留早镇胡房村,很多村民都像王占宾那样,把土地流转给了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用于幸福邑农场的建设。
    “我们村是种菜大村,但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这几年蔬菜生意越来越难做,村民们的收入大不如前。”胡房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范会宾介绍说,“2014年,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来我们村建设农场,村民们的经济状况开始有了转机。从那时起,我村便开始了土地流转之路,截至目前,共流转土地3100余亩。”
    村民曹明凤把自家的6亩地流转给了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自己还在农场打工。“刚开始,我们对土地流转也持怀疑态度,经过村干部反复讲解土地流转的好处,我们才同意流转。”曹明凤说,“把土地流转出去,旱涝保收,还能像城里人一样每月拿工资,并且在农场里学会了嫁接技术,为以后就业打下了基础。现在看来,土地流转真是做对了。”
    在引导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增加收入的同时,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也在同步开展。目前,该村共硬化村内和田间道路80000多平方米,安装路灯122盏;在村民服务中心建起了图书阅览室,购置各类图书5000余册;利用闲置土地,建起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极大改善了村民生活环境,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在图书阅览室,65岁的范福贵正在聚精会神地看报纸。“土地流转出去,不用自己种地还有钱收,闲来无事过来看看书,跟大伙儿唠唠嗑儿,日子越来越滋润了。”
    孙统欣不会跳舞,但她喜欢看大家跳,村里20余人的广场舞队就是她组织起来的。“忙完了一天的工作,空闲下来我们都会到文化广场上跳舞,还经常走出村子,到别的地方去参加广场舞比赛,心里别提多充实了。”孙统欣高兴地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让我们老百姓吃了定心丸。”范会宾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并成立农机服务公司,从耕种到收获为村民提供一条龙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更好地造福全村百姓,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记者严丽莎、马梦超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