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团圆共庆新春佳节之际,2月1日出版的第3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总书记的深邃思考和深厚情怀,将亿万家庭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紧紧相连,彰显了大党大国领袖深厚的人民情怀,诠释了共产党人不变的价值追求。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对于一个人性格品行的塑造以及思想意识的形成至关重要。家教家风承载着家庭生活中的荣辱兴衰、悲欢苦乐,维系着家庭成员间血浓于水的亲情真爱,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流芳溢彩的瑰宝。
八旬老人南冬梅带重外甥义务捡烟头,用实际行动传承文明好家风;河北好人周晓静十多年如一日,照顾患病公婆,用真诚付出践行孝老爱亲传统美德……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已经铭记在定州人的心灵中,融入定州人的血脉里。我们要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让新时代文明之花绽放于每个家庭,为加快建设现代化高品质中等城市贡献力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定州展现勃勃生机。
共筑新时代文明基石,要在家庭建设中树标杆。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既是个人成长的摇篮,更是国家治理的微观缩影。古往今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血脉中。北宋司马光著《家范》,强调“治家必以礼为先”,将家庭秩序视为社会安定的前提。新时代党员干部更应以身作则,以“孝亲敬长、夫妻互敬、兄弟友悌”构建和谐家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柴米油盐中落地生根。唯有千千万万家庭和睦共济,方能垒起民族复兴的坚实基座。
共筑新时代文明基石,要在家教实践中作表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和独特作用,家庭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基础场所。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在生活中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在关爱家人中融洽亲情、在帮助他人中传递友善、在奉献社会中收获快乐,以实际行动弘扬中华民族家庭美德。
共筑新时代文明基石,要在家风涵养中立典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涵养党风政风的重要来源。良好的家风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和社会评价的重要因素,广大家庭都要自觉承担家庭责任,弘扬优良家风,抵制歪风邪气,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党员干部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德立家、以廉治家、以俭兴家,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营造勤俭节约、自立自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千年文脉弦歌不绝,家教家风永续传承。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广大家庭的文明传统展现好、文明故事讲述好、文明精神引导好、文明力量汇聚好,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真正让“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