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镇>>

乡村行 看振兴 | 定州庞村镇东南宋村:稻浪滚滚引鹭来 绘就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5-07-21 10:41:33  来源:定州新闻网  作者:曹成琳

七月的骄阳下,庞村镇东南宋村的32亩水稻试验田宛如一块碧绿的翡翠,稻穗低垂,田间不时掠过白鹭的身影,为这幅田园画卷增添了灵动之美。

东南宋村有悠久的水稻种植传统,北宋元祐八年,苏东坡出任定州知州后,利用黑龙泉流出的水开垦水田,教村民种植水稻,使这里千顷碧绿,呈现一派江南风光,后人称定北小江南。

近年来,庞村镇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农业种植,带动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东南宋村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市场需求,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水稻种植产业,助力村民“家门口”就业。

“目前,我们流转耕地50余亩,种植滨稻13、香粳5号、滨稻Z8和冀香粳18四个新培育的优质水稻品种及其它特色农产品。”定州市庞村镇东南宋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丁立振介绍,“我们选择的品种都具有抗病性强、产量高的特点,特别适合本地种植。”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加强合作,引进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推动水稻产业向高产、优质、智能化方向发展。

水稻灌溉用水来自机井和清澈的黑龙泉水,保证了水稻生长所需的水质。同时,水稻种植全部使用有机肥,不仅提高了稻米品质,还保护了生态环境。

站在田埂上,丁立振透露出更大的“生态密码”:“我们计划在稻田里放养鱼虾和鸭子,构建一个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这种‘稻渔共生’的模式不仅能增加经济效益,还能有效防治病虫害。”

“自从种植水稻后,这里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了。”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丁立占笑着说,“多年不见的水鸟都回来了,说明咱们的环境变好了。”

这片试验田的成功,也给周边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100元,比出去打工强多了。”丁立占一边除草一边说。据统计,该项目已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户增收。

“你看这些稻穗,颗粒饱满,一定是个丰收年!”正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的丁立振兴奋地说,“目前,我们种植的水稻亩产达1400斤,年产值近30万元。”

目前,合作社已经完成“黑龙泉”商标注册,正通过合作社和本地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我们计划明年将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亩。”望着远处的空地,丁立振说,“未来,我们将打造东南宋村黑龙泉高新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一个集农业生产、观光体验、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孩子们可以来这里体验插秧、摸鱼,了解一粒米的成长故事。”

在丁立振描绘的蓝图里,农田既是粮仓,也是课堂,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样板。

“这个项目不仅提高了土地效益,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双赢的新路子。”庞村镇党委书记白晨静说,“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

责任编辑:孙思颖

相关新闻

无相关信息